2014年6月30日 星期一

葡萄酒教育的亂象分析


由“中國第一葡萄酒世家”郭氏葡萄酒技術中心打造的首個中國葡萄酒培訓課程——DSW中國葡萄酒課程將於下月推出。這不僅彌補了國產葡萄酒培訓教育領域的空白,也將打破長久以來進口葡萄酒培訓壟斷市場的局面。未來中國葡萄酒教育培訓將會如何?是一如進口葡萄酒培訓曾經走過的路,缺乏行業標準與規範,參差不齊,如同東周列國各自為據,各自擁有自己的教程與師資團隊。還是開闢一條嶄新的康莊大道,樹立行業信心與權威。無論哪一種,都需要經歷考驗和磨礪,方能見真章。

無標準規範 師資良莠不齊

小C是一名葡萄酒愛好者,目前在一家國企旗下的進口酒業務部就職,她因為工作的原因而更多地關注葡萄酒教育。在她看來,當初自己選擇上葡萄酒培訓課程時,感到眼花繚亂,ESW國際品酒師認證、美國ISG國際侍酒師認證、英國WSET葡萄酒與烈酒認證、A+澳洲葡萄酒課程以及法國CAFA侍酒師學院推出的教程……當然不可否認,這些相對具有公信力的葡萄酒教育課程已得到廣泛認可,但是對於國內的普通愛好者來說,還是顯得有些遙遠。因為葡萄酒課程與其他授課不同,往往要親自品鑑,當覆盆子、黑加侖這樣的名詞從講師們的口中說出來,經常會令沒有海外經驗的葡萄酒學生們困惑。

法國葡萄酒國家科學碩士、南非好望天界莊園中國區業務發展經理姚尚勇表示,當下葡萄酒培訓講師們來自五湖四海,水平各異,講課風格也是千差萬別。有的是海外歸來,這部分人有的不一定擁有專業葡萄酒教育機構認證,但卻能頭頭是道,將產區、風土、品鑑等如數家珍般娓娓道來,他們被稱為葡萄酒玩家;還有的是在國外接受過系統專業的葡萄酒學習與文化普及,拿到具有一定份量的葡萄酒培訓認證資質後,回到國內如火如荼地進行葡萄酒專業教育工作,這個群體所佔份額比較大;另外,畢業於國內各種葡萄酒教育機構,很少走出國門的葡萄酒愛好者也會出現在葡萄酒教育的講台上。

基於這種情形,也就不難理解為何國內進口葡萄酒培訓市場相對混亂,並無一定的標準與規範。中國酒業協會葡萄酒分會秘書長王祖明認為,在一定程度上,要是非要樹立某種標準與規範,很有可能出現“一管就斷,不管則亂”的局面。

區域失衡 國產酒教育匱乏

儘管問題多多,但進口葡萄酒培訓仍舊火熱,與國產葡萄酒形成鮮明對比。目前,國產葡萄酒專業培訓課程並未真正建立,但也不乏行業技術人才的培訓教育,許多年前就有葡萄酒行業釀酒師的定期培訓考核項目。畢竟,這只是面向技術工程師等業內人士,還遠未針對廣闊的葡萄酒愛好者、經銷商和其他從業者們。

王祖明認為,國產葡萄酒培訓與進口葡萄酒培訓並不對立,也不排除會有融合與交集的地帶,比如進口葡萄酒講師也會關注國產葡萄酒的成長,將來加入到國產葡萄酒培訓中來並非不可能​​。


在國內,南北方在葡萄酒教育方面也出現了差異,據一位長期在江浙一帶從事葡萄酒行業的酒業人士透露,這裡的葡萄酒教育氛圍遠遠高於華北地區。這與葡萄酒消費意識緊密相關,嚴格意義上講,與南北方的葡萄酒文化滲透相聯,上海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最早接受西方文化,葡萄酒氛圍自然要濃厚一些。

大概在2003年,進口葡萄酒培訓進入國內,之前都是“土法煉鋼”,請一些普通的外國人來講解,但不夠專業。後來,迫於無奈,高薪聘請講師,效果很好,自然也就成為風氣。

如今市面上最炙手可熱的要算從英國引進的WSET葡萄酒與烈酒教育認證。 2005年逸香葡萄酒教育將該課程首度引入中國內地,其品酒師培訓課程是國內最受歡迎的葡萄酒培訓課程之一,在國內葡萄酒愛好者心中具有很高的權威性。何時國產葡萄酒培訓也擁有幾個權威的葡萄酒教育資格認證就圓滿了。

葡萄酒教育功夫在課外

作為首位獲得法國勃艮第大學釀酒證書的中國人,齊紹仁的葡萄酒人生在圈內也算得上是豐富多彩,他是中國首位銷售WSET三級講師、勃艮第首位大中華官方講師,曾任ASC葡萄酒(北京)公司葡萄酒課程講師和VIP酒窖顧問。獲得如此名目繁多的榮譽認證並非一日之功,那要歸功於主人公旅法遊學幾年間,不辭辛勞地拜訪了上千家酒莊,品嚐了無數來自葡萄酒故鄉的美酒。

在齊紹仁看來,酒是喝出來的,這需要相當大的一筆花費,並不是每個葡萄酒愛好者都能做得到。國內開設的許多葡萄酒課程種類繁多,但相對真正的授課時間並不多,要想了解真正的葡萄酒文化,短暫的幾堂課如何承載得了?最終,上課的功夫在課外,即使不能前往國外的許多葡萄酒產區拜訪品鑑,也要經常參加葡萄酒品鑑交流活動。

在歐洲,侍酒師、品酒師非常被人尊重,比如在米其林星級餐廳。而在國內,品酒師們大多去做講師了,侍酒師好多成了高級斟酒服務生。這源於國內葡萄酒文化氛圍仍舊不夠濃厚,畢竟從土地上生長出來的意識形態需要時間來養成。

在業內人士看來,國產葡萄酒市場本身不夠成熟,相應的葡萄酒教育自然缺乏一定的文化根基。因此,要想建立穩健的葡萄酒教育市場,仍要時間精力培育。

整個葡萄酒教育市場雖然名目嘈雜,但也存在著一定的秩序。如果每個提供葡萄酒教育的企業平台或者組織機構都按照自己講師的特點、風格以及葡萄酒產區製定課程,面向不同的群體,合理細分市場及受眾群體,那麼就會令消費者看得更加清晰,選擇葡萄酒課程將不再糾結。

2014年6月25日 星期三

國畫就業面窄 被迫轉行求生存



高校畢業生就業難一直是社會高度關注的話題。又到一年畢業季,日前,高校的師生們已經陸續完成了畢業前緊張忙碌的準備工作。對國畫專業的畢業生而言,藝術畢業展作為就業前最重要的展示已相繼落幕。雖然近幾年藝術行業得到了快速發展,但傳統的國畫造型專業並不如新興的藝術設計專業那樣受到行業招聘的青睞。為了就業,很多畢業生被迫轉行,那麼,拿作品說話的國畫畢業生在面臨越來越嚴峻的就業市場時該何去何從?

國畫就業面窄 被迫轉行求生存

為了順應當代藝術全面發展的新方向,越來越多的美術類院校開設了更適應市場的應用美術類專業,如服裝設計、裝飾設計、視覺傳達、環境藝術設計、工業設計、建築、公共藝術設計、數碼媒體、動畫遊戲等。而作為美術學院不可或缺的主要專業之一的國畫專業,在面對市場時則顯得無所適從。

在國畫畢業生看來,國畫專業面臨“被就業”的嚴峻形式,普遍看來,國畫畢業生最好的就業方向是進入高校從事美術教育,除此之外基本沒其他工作可找。但實際上,即使是中小學美術老師,也大量被研究生以上學歷的畢業生佔據,本科畢業生一般則去美術培訓班輔導,其餘大部分學生則選擇轉行從事設計類工作。

就整個就業市場來看,應用美術類畢業生因為專業與社會需求聯繫較緊密,就業所受到的衝擊相對較小,而作為純藝術專業繪畫類的畢業生就業相對困難一些。有關數據顯示,在對近幾屆國畫系畢業生就業狀況所做的調研中發現,畢業生在畢業後從事設計類工作或其他非藝術類工作的比例越來越大,所以,國畫畢業生轉行後的選擇面也隨之增大。

招聘人數少、就業方式特殊、拿作品說話成為國畫類招聘的一大特點。實際上,二三類美術院校的國畫畢業生除更多選擇轉行就業外,一類如中央美術學院、清華美院等院校畢業生也會選擇做一名職業的藝術家。但是,國畫生需要經歷漫長的時間才能成為藝術家,這種過程如同文學創作。作為個體,必須有相對獨立的觀察和體驗之後,才能具備認識社會和洞察問題的能力,並通過藝術的形式再現。所以,很多國畫生認為招聘和國畫專業沒有太大關係。不同於設計類工作,有公司、合同等保障,在國畫生看來,職業藝術家並不能算做是嚴格意義上的工作。

體制受限 畢業生無法應對市場

縱觀全球藝術領域,中國畫佔有很重要的一席之地。國畫的發展前景應該是非常可觀的,但實際上,國畫單獨的發展非常困難,就現在而言,國畫的價值雖然很高,尤其是名家作品市場很受歡迎,但成就一名合格的畫家卻非常難。

美協、美院、畫院為國內畫壇體制的“三大構件”。在北京服裝學院造型藝術系教授翟鷹看來,事實上,這三大要素已經成為評定藝術作品價格和價值的重要考量因素,多重高標準的選拔條件以及市場化的運作方式讓國畫畢業生望而卻步,沒有這些所謂的職稱,又讓國畫生的作品即使是優秀作品也並不被人重視。由於長期在體制內的畫家因體制得到好處並不會輕易退出,國畫畢業生想進入圈內很難。而且體制內的畫家已經飽和,更別談剛畢業、還沒有與市場對接的國畫生。

學院的教學應該不同於傳統的師帶徒的強調“血統”傳承的傳統模式,更應該強調學生在熟知中西方藝術史的基礎之上,在中國畫的學習過程中思考如何將本專業的創作融入到當代的文化格局之中。但是,師生作品雷同的現象十分普遍,一些學生對導師過分崇拜,或者為了順應市場,“大樹底下好乘涼”,甘願與導師的畫法、風格趨同,磨滅了個性,失去了自我。目前國內國畫工作室大多由導師一人或師生關係親近的幾人負責,教學思想一致,知識結構雷同,教學模式單一,造成了師生畫風的另一種趨同,即“大棚效應”。這種趨同現象直接影響了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創作風格,作品的價值和價格也自然無法應對市場。

搭建對接橋樑 回歸“美”的工作

藝術院校教出來的畢業生與社會脫軌日漸成為學院開始重視的一個問題,畢業展既是學生在學校學習期間的成果展示,如今也成為學生的敲門磚。對於設計系的學生來說,工作只分好與壞,往往畢業展一開幕,很多學生便已被各個機構或企業盯上。而對於“純藝”的學生來說則要難得多,即使是央美、清華美院等一流美院,通過展示能簽約畫廊的學生仍是鳳毛麟角。在剛剛結束的清華美院本科生畢業展上,包括索卡藝術中心、鳳凰藝都、唐人藝術空間等24家藝術機構被邀請到VIP專場,力圖搭建學院與社會對接的橋樑。而央美最近也開始與雅昌藝術網合作,開辦以“通往藝術家之路”為主題的一系列講座,為學生以後的出路和發展盡可能地提供切實有效的諮詢和幫助。

本科畢業生考研也成為很多國畫生的不二選擇,翟鷹認為,對於希望成為職業畫家的學生而言,堅持畫畫無疑是重中之重,不急於工作,繼續讀研。因為藝術作品的風格和成熟度需要時間的考驗和磨礪,在讀研中堅持藝術學習和創作,結合社會實踐,可逐步實現自己的藝術夢想。

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業內人士提出建議,中國畫專業的學生不能盲目追求就業性,它是創業性、引領性的專業。在文化大發展的背景下,藝術類畢業生不能“被就業”,而要自主融入社會,創造更多文化產業創意發展空間。國畫專業可以作為一項輔助工具,而且從高校畢業的國畫生,有著紮實的繪畫基礎和豐富的培訓經歷,所以開設培訓班、任職文化館、少年宮等從事美術教育普及工作是很好的選擇。其他一些如在研究機構、藝術品拍賣公司、設計公司、新聞出版單位找到一席之地,或從事教學、研究、鑑定、設計、出版工作。有志去企事業單位或管理機構發展的同學,也同樣能成為美工、廣告策劃、文秘、管理方面的美術專門人才。

文章轉帖自北京商報

分析今年古代書畫行情不及以往的原因

事實上,古代書畫的拍賣範圍主要在明清時期,宋元之作因流存於民間的作品少而爭議多其實難有作為,而清代“揚州八怪”的作品因為贗品多而鮮有高價之作,反而明代的仇英、徐渭、陳淳、“清四僧”等卻一直有著不俗的表現。目前的低迷其實是由於種種外部因素導致的暫時現象,只要市場上出現真正有價值的精品,仍然會受到追捧。



2014年6月24日 星期二

2014 拍賣會場吹起酒品風囉~

全球最大名酒拍賣行Acker Merrall & Condit 從成立到現在已經刷新一百項拍賣世界紀錄了!



2014年6月18日 星期三

一場您不能錯過的演講!

小編去年在蘇富比預展認識的一位超專業的策展人,終於等到她的演講了~


演講人: 郭玲蘭
學    歷:英國倫敦大學SOAS學院藝術史與考古碩士

經    歷:  寒舍古董空間策展企劃
                  中華文物學會會長秘書

現    職: 大觀藝術空間策展人

記得上次她告訴小編,其實進入中國書畫和藝術品的門檻有高有低,只是大家對“收藏”
兩個字有點距離感,但是真的可以收藏又可以增值,兼具觀賞與投資的功能,為何不
給自己一個機會試試呢? 郭小姐一直以來都是收藏家身邊最好的軍師,難得看到她有
機會跟大家分享,一定要大大的推薦,因為人人都可以當個小小的曹興誠或林百里喔~

時間:6/21 本週六下午兩點半

地點:淡水區八勢路20號 馥人灣接待中心

(紅樹林捷運站出來右前方7-11旁上坡,走一分鐘就會看到“馥人灣”進去後會看到車道,

跟警衛說要聽演講,坐電梯到三樓~)


活動海報



2014年6月15日 星期日

就這樣走進蘇富比拍賣公司~






記得第一次走進蘇富比的感覺,以為是很有距離的一個會場,一路坐電梯到了預展室,
行政人員拿了一本新的圖錄給我,指著桌上數以百計的古董小提琴,說:請自行把玩。





看到一綑一百把的弓,一排三十支的小提琴,頓時所有的距離感都不見了,每一項物品,
都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端詳,確認是不是自己要的。




那一天停留了快四個小時,看了上百件拍賣品,興奮,驚訝,期待的心情全都
放在心裡,想著的是,後天的拍賣,我想要出價的那件物品,該要舉牌的價錢.....





34-35 New Bond Street
London W1A 2AA UK
Tel: +44 20 7293 5000
Fax: +44 20 7293 5989